一个合同诈骗案件可能同时有多个人参与,可能有主犯、从犯,特别是从犯也有不少,他们也为合同诈骗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接受合同诈骗处罚,包括民事赔偿。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内容。
不一定会赔偿,更多是刑事责任。
二、法律规定
1、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合同诈骗罪的是从犯要不要赔偿、赔偿金额是多少,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区分,具体要根据案件的内容来看。合同诈骗罪的是从犯不清楚具体赔偿的标准跟实际的赔偿要求,但自己的确需要律师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律师。
北京刑事律师推荐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是从犯怎么赔偿的刑事法律文章。
合同诈骗定义
合同诈骗定义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做诈骗的一种手段。当然,在实际生活当中,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往往很难区分,这主要是由于诈骗者采取了经济合同的伪装形式而使其主观意图难以把握。
合同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诈骗者除应向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应根据其情节的轻重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