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律师13501369536

北京专业刑事律师、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

北京刑事律师:犯罪的停止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1-08-05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474

关于犯罪的停止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北京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犯罪的停止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概念、特征

1、概念: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

2、特征 (自愿的停止)

《刑法》第24条1款规定,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

(1)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其特征

第一、时空性。从犯罪预备行为开始,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未到达终点,又没中途停止(预备和未遂)时,才有犯罪中止的成立。

第二、自动性。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当时本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与未遂的主要区别)即主观上自动放弃犯罪意图,客观上自动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包含:其一、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与完成犯罪,即使在他人看来或客观上实际已不能完成,但行为人不了解这些情况,均不影响中止的自动性成立。只要行为人自认为当时有条件将犯罪进行下去即可。其二、行为人出于本人意志而停止犯罪,不管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是基于本人意志,放弃了继续犯罪的行为,并不是出现了意志外的不利因素。放弃的起因多方面的:行为人真诚悔悟、他人规劝、教育、斥责,对被害人产生同情怜悯,有的慑于法律的威严惩罚。

第三、彻底性。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本可以继续进行的),而不是暂时的中断。当然,彻底是相对的,是指当前进行的这起犯罪,而不是今后任何时候都不犯同种罪,或永远不犯罪。

(2)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其特征:

对某些已实施完毕的犯罪行为,可能造成但还没出现既遂结果时,要成立中止,除具备上述三个特征外,还要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到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这就要求,要采取积极地作为形式来预防和阻止,并且,这种防止还必须有效,否则不成立中止。

探讨性问题

1、财产犯罪既遂后又返还的,理论上称为恢复原状,是否可视为中止?

(如盗窃后将原物归原主)

从犯罪构成要件看,犯罪人已将赃物控制为已有,已构成犯罪既遂,不能成立中止。但实践中,这种行为客观上社会危害性已大大减弱,主观恶性已大为减小,如按既遂处罚,不利于此类犯罪分子的悔悟,所以,有必要探讨,在犯罪结果发生后,能否防止这种结果的发生呢?这似乎是矛盾的,思考问题不要僵化,应将其理解为能否恢复到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状态?在现实中,有的结果发生后就不可再挽回,如人被杀死,人死不能复生。但对于那些非毁灭性的结果,如财产犯罪中的占有结果,财产被占有了,犯罪结果既发生了,但可以通过返还财物,放弃对财物的占有,将犯罪状态恢复到结果发生前的,其意义和价值同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同等的,可视为犯罪中止为妥。

2、重复性侵害行为放弃的认定?

即指行为人实施了足以造成既遂危害结果的第一次侵害行为,由于意志外的原因而未发生既遂的结果,在当时有继续重复实施侵害行为的实际可能时,行为人自动放弃了实施重复侵害行为,而使既遂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的情况。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未遂,但近来有人认为是中止。

难点在于:一枪打完未中,已是实行终了的未遂,无中止的时空性了,是否还可以成立中止?关键在于一枪是否是整个犯罪行为的实行终了?犯罪行为是否是实行终了,不应以犯罪活动中的某个具体行为或动作是否实行完毕,而应是主客观的统一,即不但要看客观上是否实施了足以造成犯罪结果的犯罪行为;还要看行为人是否自认为完成犯罪所必要的行为都实行终了。在放弃重复侵害的情况下,从主观上,行为人认识到完成犯罪所必要的行为尚未实行完毕,从客观上,行为人存在着继续实施犯罪的条件,因此,虽然第一枪的侵害行为已完成,但整个犯罪行为并没完成。犯罪行为尚未停顿在未遂状态,仍处在犯罪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犯罪中止的时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使犯罪结果没有发生,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另外,以一枪未种,既定为未遂,导致一枪一个犯罪行为,过于机械,因为犯罪分子开枪杀人,不会指望一枪奏效,只要有子弹,一枪不行会打两枪,直到打死为止,几次射击的动作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杀人的行为,如果孤立地看,一枪一个杀人行为,如果连发九枪未打中,岂不是九个杀人未遂。

(二)、类型

1、根据犯罪中止发生时间范围分:

(1)预备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3)实行终了的中止

2、根据中止行为的不同要求:

(1)消极中止:自动停止犯罪行为。

(2)积极中止:自动有效防止结果发生。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我国采取减免制,《刑法》第24条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为犯罪分子架起一座“返回的金桥”。

犯罪终止状态第一种是在犯罪前放弃了犯罪的行为,第二种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在大家面临相似的情况时,可以根据本文内容进行参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网络诽谤犯罪主体有怎样的刑事责... 1、发布者,由于网络诽谤内容的发布者是犯...
  • 嫖娼属于犯罪吗 嫖娼一般拘留几... 嫖娼是否属于犯罪,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
  • 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罪怎么办 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

如果你有其他关于犯罪的停止形态具体内容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北京刑事辩护律师张立文

相关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

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关于在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招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安徽检察机关依法对高广成涉嫌职务犯罪案提起公诉

刑事法律咨询

13501369536

刑事知识

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 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两高”印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八)》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调整为“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公司、企业资产罪” 依法加强对法院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的法律监督 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 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 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关于在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招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深入贯彻反腐败决策部署 依法从严惩治行贿犯罪 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13501369536

邮箱:jingshibianhuren@sin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微信咨询

法律咨询 1350136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