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律师13501369536

北京专业刑事律师、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

北京刑事律师:持枪伤人怎么判刑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枪支罪

2021-07-22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903

关于持枪伤人怎么判刑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法律问题,北京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由于我国对枪支的管控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如果公民不具有持枪资格的而非法持有枪支的话,此时就会被认定为犯罪。另外,在持枪的情况下要是还伤人了,那也是会作出处罚。不过大家知道一般持枪伤人怎么判刑吗?接下来,优律师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持枪伤人怎么判刑

用枪将人打伤时怎样判刑,依据持枪人的意愿而定,如果是故意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是想杀害对方的,可按故意杀人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枪支罪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本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三、非法持有枪支的社会危害性

非法持有枪支行为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和社会隐患性,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非法流入市场和社会的枪支一方面给部分有预谋的犯罪分子提供了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工具,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也加剧社会矛盾了激烈化、扩大化。一旦非法持枪者与他人发生矛盾或纠纷,事态的发展便极有可能失去控制。这些行为人持有枪支的本意固然只是用于个人收藏或是狩猎,但在情绪波动巨大、思维紊乱的情况下,很容易将枪支作为行凶报复的工具,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有效打击非法持枪行为势在必行。

本身持枪的行为就已经是犯罪了,如果此时还有伤人行为的话,那情节更是严重,具体持枪伤人怎么判刑,此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看究竟构成的是故意伤害罪还是故意杀人罪,针对不同的犯罪法律中规定的量刑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持枪抢劫杀人案如何定罪处罚 持枪抢劫杀人案,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量刑,...
  • 持枪抢劫杀人怎么判刑 持枪抢劫也是属于抢劫罪的一种,但是它对他...
  • 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一百二...

如果你有其他关于持枪伤人怎么判刑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北京刑事辩护律师张立文

相关阅读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欧阳泉华涉嫌受贿、贪污、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提起公诉

云南检察机关依法对夜礼斌涉嫌受贿、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提起公诉

杨光明涉嫌徇私枉法、受贿、非法持有枪支案移送西藏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澎湃新闻——远大期货被处罚800万,未尽资金来源合法性审查义务

北京刑事律师:生产销售假药的从重处罚的情形是什么?

刑事法律咨询

13501369536

刑事知识

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 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两高”印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八)》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调整为“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公司、企业资产罪” 依法加强对法院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的法律监督 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 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 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关于在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招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深入贯彻反腐败决策部署 依法从严惩治行贿犯罪 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13501369536

邮箱:jingshibianhuren@sin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微信咨询

法律咨询 1350136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