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律师13501369536

北京专业刑事律师、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刑事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

北京刑事律师:基于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会影响公职吗

2021-07-11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615

关于基于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会影响公职吗的法律问题,北京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渎职罪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也就是说在行为人不具有这样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就不能以渎职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那要是在城里渎职罪的情况下,最终法院基于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的话,此时是否会影响其公职呢?优律师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成立渎职罪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是否影响公职

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但是渎职罪名仍成立,只要构成犯罪,都会被开除公职。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

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包含了临时工、合同工及各种聘用制人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进一步的扩大解释: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依然不全面,司法实务中,某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也能成为渎职犯罪主体。

4、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国家公职人员为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进行的职务行为,具有职权性、公共性、强制性特征,大多数渎职行为发生在司法和行政领域。

从《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里面可以看出,如果法院在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发现行为人虽然构成犯罪,但此时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其实仍是构成了犯罪的,因此对于公职人员来讲,这种情况下仍旧会被开除公职,也就是说此时会对公职产生影响。

延伸阅读:
  • 渎职罪司法解释全文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
  • 渎职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有哪些种... 造成死亡1人以上,重伤2人以上,或轻伤5...
  •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如果你有其他关于基于情节轻微免于刑事责任会影响公职吗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北京刑事辩护律师张立文

相关阅读

北京刑事律师:事业单位员工判拘役是否开除公职?

北京刑事律师:怎么追究入户盗窃的刑事责任

北京刑事律师:事业单位人员判缓刑会被开除公职吗

北京刑事律师:量刑情节的分类有哪些?

北京刑事律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判处缓刑是否开除公职?

刑事法律咨询

13501369536

刑事知识

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 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两高”印发《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八)》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调整为“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公司、企业资产罪” 依法加强对法院提级管辖和再审提审的法律监督 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 办理海上涉砂刑事案件证据指引 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关于在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通知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招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深入贯彻反腐败决策部署 依法从严惩治行贿犯罪 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13501369536

邮箱:jingshibianhuren@sin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京师律师大厦

微信咨询

法律咨询 13501369536